第555章 文坛需要名声
本来沈禄还想当媒人,做个政治掮客,给张峦和京城的世家大族穿针引线,完成政治联姻,构建一个规模空前的关系网。
结果一上来就碰壁,他是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的。
沈禄心说,来瞻可真是个正直无私之人,面对如此好的机会,却不动声色,看来我是错怪他了,还以为他骤然富贵一定想左拥右抱,软玉温香满怀呢。
“汝学,最近我一直在养伤,对京师的事情了解不多……你能跟我说说,现在京师中人对我都是什么评价吗”
张峦一脸诚恳地问道。
沈禄略微有些迟疑,随即努力挤出一抹笑容,道:“评价……自然甚高。”
张峦皱眉不已,问道:“是吗可为何我听说,在京读书人,尤其是那些个国子监生,明里暗里都在骂我,把我形容得好像要祸国殃民似的……说起来我还是国子监的一员呢,去年我才进的国子监,到现在也不知道是否肄业了……他们有没有脑子,居然这么骂同窗”
“啊……你真把自己当成他们的同窗了”
沈禄听完张峦的话,也是大为惊讶。
你现在已贵为国丈,又挂着朝廷户部右侍郎的职务,除此之外还是名义上的翰林院掌院学士,居然好意思觍着脸,跟国子监那群啥都不是的书生,论起了关系
张峦愁眉不展,摇头道:“我怎么也没想到,我兢兢业业为朝廷做事,却遭致骂名……难道就只因为我是外戚”
沈禄心说,你还真说对了。
你是外戚,你便做什么都没理,自古以来莫不如此。
再加上你张来瞻做事太过特立独行,人家不针对你又针对谁
“汝学,我想问问,有什么办法,能稍微改善……一下……我日益败坏的……名声”张峦又厚着脸皮问道。
“这个嘛……”
沈禄心说,你这难题出得够可以的,居然让我答无可答。
“就是那种,别人提到我,都会说我是正直无私之人,从来不会结党营私,也从来不会干涉朝政,哪怕出身稍微低了一点,但也能为大明王朝的和谐稳定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我这要求很过分吗”
张峦见沈禄脸色有些不太对劲,不由黑着脸问道。
沈禄反问:“怎么来瞻,你觉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吗”
张峦道:“不仅在举荐官员上我从不徇私,而且还大力推进河工项目,帮助陛下完成黄河改道,让中原地区水患彻底绝迹,重新成为大明的粮仓……这下总归是干了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也能为黎民百姓接受吧”
“利国利民不假,但黎民百姓是否会接受,也得看情况而论。”
沈禄感慨地道,“京城监生八千余人,分别来自全国各地,中原地区的学生只占很小比率,黄河水患距离他们未免有些遥远……他们只会认为现在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根本就没有什么灾祸,却要大兴土木,乃是劳民伤财,祸害百姓之举。”
“这……还能这么说”
张峦显得难以理解,不由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迷惘的表情。
沈禄苦笑道:“来瞻,不但是你,其实我面临和承受的压力也跟你一样大……我不过是举子出身,如今跃升到了通政使司参议的职位上,多少人暗地里都在说,我得到官职的路数不正,乃靠夤缘攀附而得,迟早会遭到反噬……都在等着看我的笑话呢!”
张峦无奈道:“你好歹是举人出身,这年头举人做官且升到高位的有很多,不足为奇。
“反观我,都这般模样了,总不至于让我堂堂户部侍郎,回去重新考科举吧试问谁敢批阅我这个国丈的文章”
沈禄想到那样一副场景,不由乐了,笑着调侃:“来瞻,说起来你可是翰林院掌院学士,虽然翰林院跟国子监没什么关联,但因为有翰林学士兼国子监祭酒的惯例,你也算国子监半个领导。以你的身份和地位,重新回去考科举,确实会出现以普通翰林充任的主考官和阅卷官不敢批阅你这个上司试卷的情况。
“但……如果你能在治学方面能有所成就的话,或许能让世人改观……”
“治学”
张峦眨了眨眼睛,一脸期待地问道,“你的意思是说,让我去修书”
“对啊,我不说了吗,你乃翰林院掌院学士,先皇既逝,《宪宗实录》该修撰了吧难道你就没做过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