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一切从简(求月票!)
倪岳被下诏狱了。
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自己前脚刚回到家,后脚锦衣卫的人就上门来,把他给拎走了。
反倒是钦天监监正李华暂时没事。
也主要是这次倪岳被下狱的原因并不是皇陵选址有误,而是先前与梁芳等人勾连,谋害太子,且贪赃枉法收受贿赂。
第二天就是新皇登基典礼。
显然倪岳是赶不上了。
而倪岳进诏狱后,覃昌在怀恩的“指点”下,对倪岳进行一番审问,采用的方法也很简单粗暴,就是拉倪岳去跟邓常恩对质,有什么事当面说清楚。
无论双方现场对骂有多痛快,但在这么面对面质问下,还是牵扯出了很多受贿的细节,就连送礼的相关人员名字都暴露无遗,届时只需要把这些人拉回来审问一番,那事情基本上就水落石出。
第二天的登基大典一切从简。
毕竟还在朱见深的丧期,朱祐樘一身丧服,选择登基的地点并不在乾清宫或是奉天殿,依然是在文华殿。
也是因为朱祐樘比较社恐,社恐的人害怕去陌生场所,而文华殿这里他相对比较熟悉,也放得开些,所以便选择在文华殿内完成登基典礼……到场的大臣不少,在京正五品以上官员基本上都出席了。
在京武勋列席的也不少,但为了防止少帝登基出现什么意外,很多职司在身的武勋需要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因为只是走个形势,这会儿列席的武臣数量并不多。
武勋中为首的是英国公张懋和保国公朱永,文臣则以内阁大学士万安和刘吉为首,吏部尚书李裕的存在感不高,因为朝中目前对他的攻讦非常多。
朝中那句著名谚语“八百宪台升李裕,三千馆阁荐彭华”开始广为流传。
以前李裕是吏部尚书,没人敢公然议论,但现在新皇登基,朝堂到了重新洗牌的时候,李裕已成为众矢之的,仿佛朝中大臣都知道,想让朝廷恢复清明,必须要把李孜省一党给彻底铲除。
而李孜省一党中最牛逼的存在就要数吏部尚书李裕,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拿李裕开刀。
其实李裕虽是李孜省推荐上位,但其执掌吏部后跟李孜省走得并没有多近,这也算是一种党同伐异。
李裕自己很憋屈,我一没给李孜省送礼,二没跟邓常恩等人勾连,更没有因为大肆收受贿赂而贸然晋升他人官职……虽然吏部乌烟瘴气,但那是因为先帝要靠李孜省敛财所导致,跟我有什么关系
登基大典有条不紊进行。
等群臣三呼万岁并跪拜行礼后,朱佑樘正式成为了大明第九任皇帝。
由于还是先帝丧期,今天并没有廷议安排,不过李裕还是主动上呈了请辞奏疏,在场那么多官员,也就他离开朝堂的心最为迫切。
……
……
随着典礼结束,朱祐樘需要回奉天殿守孝,众大臣也得回衙各司其职。
李孜省与张峦一起往宫外走,半道上李孜省侧过头问道:“今日这光景,你看出有何异常之处”
张峦想了想,回道:“倪岳没来。”
“他被下诏狱了。”
李孜省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摇头道,“他自己身上不干净,还想逞能,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
“听说昨日陛下召见他和李华,好一番质问,结果刚出宫门不久,就被锦衣卫拿下送入诏狱。到现在都没出来。”
张峦惊讶地问道:“这么快吗”
李孜省道:“来瞻,不是我说你,你得安排一些眼线了……照理说你在宫里也认识不少人,甚至连陈贵陈公公对你都很敬重,你怎么都得跟他们建立起一些联系才好,这样朝廷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就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还样不好吧”
张峦有些疑惑,皱眉问道,“不是说,外臣不能随便与中官接触吗”
李孜省撇撇嘴道:“其实就是个攻讦的借口罢了……等你落难下台的时候,不管你有没有结交中官,都会加上这么一条罪状……总之,只要你倒霉了,什么屎盆子都能往你身上扣,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但是……只要你一直在朝中身居高位,掌握他人命运,就没人会计较这些……平日只需做事低调点就行。”
张峦苦笑了一下。
他心想,我现在跟你走得近,别人看我的眼光都不一样,我要是再跟宫里的太监密切往来,那估计以后我都不用在朝中混了……光唾沫星子都能把我淹死!
李孜省道:“你看今天,谁最迫切想要请辞还乡”
“李尚书吗”
张峦说完,随即加了注解继续问道,“你是说吏部那位李尚书”
“就是他,他现在遭受的非议可不小……自打邓常恩下狱后,牵连出不少人……好在自去年以来我听你的话,没跟邓常恩往来,才避免遭到牵连,可有些人就没那么容易脱身了。”李孜省扼腕叹息。
张峦皱眉:“你是说,李裕是被邓常恩连累了”
李孜省一脸费解,好似在问,你不会又在我面前装糊涂吧
“来瞻,难道你不知道,其实李裕跟邓常恩并没什么关系,他之所以口碑不好,一是跟万安有些交情,二就是与我走得近吗你要说他受谁牵连……应该是我吧。”
李孜省在张峦面前,一直都很坦诚。
张峦苦笑道:“怎么会这样”
“你可别不信。”
李孜省一脸认真地道,“现在对我的参劾虽多,但还没到最厉害的时候……在舆论最终大规模爆发前,他们首要的目标便是剪除他们认为的我在朝中的羽翼,而李裕正是被集火的第一个。”
“啊!”
张峦继续一脸震惊的表情。
李孜省白了他一眼,有些无语地道:“这些朝中纠葛,你不会真的一无所知吧都不知该说你什么好……哦对了,你今天有安排吗”
“没有……难道你这边有什么说法”
张峦不解地问道。
李孜省想笑,但又发现这是在宫里,众大臣乃穿着丧服来参加皇帝登基典礼,这种庄严肃穆的时候可不能在脸上呈现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