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无须当事人(求月票)
朱祐樘登基的日子,定在了八月十二。
十一这天,张府这边一切如常,却是宫里派人前来,乃由司礼监掌印太监韦泰亲自前来宣旨,赐张家长子张鹤龄锦衣卫千户职,并让他前去锦衣卫官衙履职。
张峦亲自出门来接待韦泰。
随后又恭送韦泰出门。
张鹤龄拿着单独给他颁布的旨意,一脸懵逼状:“我不早已经是锦衣卫千户了吗怎么又来一次”
张延龄笑道:“恭喜大哥,之前那次,先皇赐你个寄禄的锦衣卫千户,属于荣誉性质,只领俸禄没实权。
“而这次姐夫却给了你一个实缺,你现在就可以去锦衣卫衙门上任,从此之后能以锦衣卫千户的身份出门耀武扬威,谁都不敢招惹你了!”
“啊还能这样”
张鹤龄先是一喜,随即皱眉道,“可问题是……我不想干活啊。”
金氏闻声走了过来,将儿子手上的诏书一把夺了过去,看了看扁扁嘴道:“都说这新皇登基,犒赏功臣,怎只是给了个锦衣卫千户职就算完事了不是说还要给封赏个什么爵位吗”
张延龄面对一众贪恋权位的家人,只好耐心解释:“娘,按照道理来说,得等姐夫登基一个月后,才能册立皇后,到时会给爹一个五军都督府的职位,属于是武职虚衔,到时能给您更高的诰命。
“但是……娘,现在爹已经在朝为官,且占据高位。你要是问他,他是绝对不愿拿下目前充任的文官职务,去换什么五军都督府的荣誉官衔。”
“我不问他,谁爱问谁问去。”
金氏听儿子提到丈夫,脸上便带着气愤之色。
很显然,张峦在外面胡搞瞎搞,是不可能一直瞒住妻子的。
每次回家来,张峦精神面貌和身体状态全都不佳,金氏明显感觉到丈夫对自己的敷衍,自然知道张峦外面有人了。
如此一来,家里就不可避免产生一定的矛盾。
当然这种矛盾张鹤龄、张延龄两兄弟可管不着,那是上一辈的事情,自古以来华夏家庭的长辈恩怨,因为孝义礼法的问题,都不会让小辈参与。
张鹤龄道:“二弟,你且说,我必须得去做官,是吗其实给我个虚衔我就觉得挺好的,不用干活还有俸禄拿,干嘛让我去当什么锦衣卫千户……我不想天天去衙门应卯坐班,那太累人了!”
张延龄道:“大哥,咱做人能不能有点儿志气你这个实职锦衣卫千户,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吗
“不过总的来说,你的岁数不大,又没有实际当官的经验,应该不会真指派个千户营让你统辖,给你安排这差事上边应该另有目的。
“至于回头如何去履职,怎么才能做好这个锦衣卫千户,我教会你不就行了”
“但是……给朝廷做官,就得听上官的训示,我可受不了。”张鹤龄苦着脸道,“我是想荣华富贵,但也没想自己去干活啊。”
张延龄笑呵呵道:“大哥,你想有实权,就得有人跟你做事,你说有一千个手下成天跟着你,受你驱策,以后但凡是当官的遇到你都得客客气气,就连王公贵胄都对你小心翼翼,更是有各种案子让你查,你还觉得不好吗”
“是吗”
张鹤龄瞪大了眼睛,惊疑不定地问道,“你小子以前不是跟我说,这京城乃天子脚下,首善之地,到处都有狠角色,少去招惹是非么这么说起来,我现在比他们还狠咯”
张延龄笑道:“狠不狠得看情况……等你当上锦衣卫千户,你就知道了。”
“那行,我先试试吧,要是真的好,我就继续干,要是不好我就赖在家里不去衙门,权当没这回事。”
张鹤龄终于接受了自己新身份。
脸上开始洋溢升官的喜悦。
……
……
张府,内堂。
张峦送走韦泰后归来,见张延龄进房来,有些发愁道:“明天太子登基,说是一切从简,还说我鸿胪寺卿的位子已经另外委派人出任,太常寺卿也不能继续兼着,只保留了翰林院掌院学士,再就是挂那个什么礼部右侍郎衔。等于说,我现在想干嘛都干不了。”
张延龄点头表示理解。
之前张峦怎么说也是鸿胪寺和太常寺的主官,无论他会不会办事,至少手下有一群人为他所用。
而且这两个衙门也算是有一定实权,且在朝中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现在变成翰林院掌院学士,看起来官更大,也更清贵、牛逼。
但问题是翰林院就是个清水衙门,所干的事情基本都是务虚的,里面的官员一个个牛逼轰轰眼高于顶,岂会看得起贡生出身的张峦所以每次去翰林院,张峦基本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非常让人无语。
现在升官对张峦来说,相等于是失业。
张峦随后又道:“这会儿给你大哥安排个锦衣卫千户的职位,大概就是想让我心里平衡一点……却不知太子是怎么想的,我稀罕个锦衣卫千户吗”
张延龄笑道:“爹,我听说,今天一早,朝廷派去天寿山勘查皇陵选址的人就回来了,这会儿估计已经把第一份奏报呈递给太子了。”
“这么快吗”
张峦吸了口凉气,随即担忧地问道,“你选的那个地方,到底行不行啊你小子去实地勘察过吗就敢瞎选”
张延龄道:“行不行我不知道,但太子一定会坚定地站在您这边。爹,正面交锋的时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