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想而知,一场大战即将开始。
姜姚瑟缩靠在门廊处。门廊处挂着一层厚厚的毯子。风月不侵。夫人房里的丫头婆子跟姜姚都很熟,她们聚在一堆,相互取暖。
“夏荷姐,听说你在存嫁妆?”秋葵凑近她小声问道。秋葵是王夫人房中的一个洒扫丫头。专门负责端茶倒水,院里,院外的清洁。
“啊!这个消息这么快就传开了?”姜姚不可置信瞪大眼睛。那天晚上她就这么随口一说。
“夏荷姐,你真厉害。”秋葵一脸崇拜表情。女孩以后都是要嫁人的,夏荷姐能提前做打算,真是太厉害了。
“那是,吾辈楷模。”姜姚笑嘻嘻回答道,恬不知耻指了指自己。
“楷模?何意?”秋葵絮絮叨叨问道。随即又偷偷问了她存了那些嫁妆。
“榜样,榜样。秋葵,你噤声。”姜姚指了指屋内。谢烨正在变声期,嗓音听起来有些奇怪。
王夫人端坐在屋内,她头上簪着梅花状的金步摇,身穿一件海清色金团纹短袄,同色系的藏蓝色的金丝纹马面裙。五十多岁的年龄显得端庄。面对大吼大叫的谢烨,她显得特别沉稳。
“烨哥,通房的事可暂且不提,学业上你得精进。你的两个嫡亲哥哥都有功名,有官阶的。”王夫人涨红一张脸,怒目圆瞪着他,她越说越激动,差点就背过气来,一旁伺候的荣姨娘赶紧过来抚背。端茶倒水,一副乖顺的模样。
“娘,我要入军营,我要建功立业。”谢烨面朝暖炕跪着,不服气嚷道。
“姐姐,烨哥从小喜欢舞刀弄枪的,你就从了他,让他跟着将军的副将。”端坐在下首的周姨娘在一旁帮腔道。
“你懂什么,妇人之见。”王夫人啐了周姨娘一口。挥了挥手,让其退下。
周姨娘尴尬笑笑,一步三回头的走出了正房的暖阁。
王夫人缓了缓,继续道:“烨哥,军营危险。灿哥如今是正四品指挥佥事,焕哥也在鸿胪寺谋了主簿职位。一家人都平平安安的。烨哥,为娘的不求你光宗耀祖,只求你平平安安的。”
谢烨不置可否,一声不吭的跪在云纹钩织的蒲团上。
“烨哥,明年初让将军安排你到国子监,去读书。”王夫人一脸严肃说道。这是她能为谢烨想到的最好出路。
“国子监?我不去。”谢烨惶恐望着王夫人。一月两日休假。15日一大考,他这小命还要不要。
“烨哥,这事由不得你。”王夫人冷着一张脸,下了最后的通牒。
“娘!我不去,我不去,我就不去。”谢烨咕噜一下站了起来,一口气扑到王夫人怀中。虽说京城比朔北繁华,可在朔北,他自由呀。
王夫人的神情有些恍惚。她头生的两个儿子养在老太太膝下,跟她一直不算太亲,晨昏定省时总客气的称呼她为母亲,这小儿子却是不同的,一直是在她跟前长大的,开口闭口总称呼她为娘亲。人心总是有偏颇的,她也不例外。
“烨哥,此事就这么定了,你准备准备,年前就不拘着你了。”王夫人招架不住这种无休无止的死缠烂打,她妥协说道。小儿子再不争气,她大不了贴补些嫁妆,以后总是能保证他衣食无忧的。
“啊!”谢烨苦着一张脸,眼珠子却咕咕的转着。
“让你准备,你就正正经经在家呆着,别整天想着干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王夫人皱眉,狠狠敲击着谢烨头颅。
“知道了,娘。”谢烨一边讨饶,一边躲闪。年后,时间尚且充裕,走一步看一步吧。
谢烨告辞后,刚走出正房就看见周姨娘与他的丫头夏荷在门廊处窃窃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