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 > 寒门国舅 > 第634章 朝堂质询

第634章 朝堂质询(1 / 2)

第634章 朝堂质询

一大早。

朝会开始前,大多数文官通过同僚之口,才知晓皇帝派保国公朱永带三千兵马,协同自京师及周边地区抽调的一万役夫,完成往西北运送钱粮之事。

这个消息在文臣中掀起轩然大波。

我们都还没来得及提出反对意见呢,事情就这么落实了

这么不给面子的吗

以至于朝议开始后,还没等开启别的什么议题,就以户科都给事中张九功为首,出面参劾国丈张峦,反对皇帝在西北用兵。

朱祐樘听到弹劾之言,神色间显得极为不悦。

但他没有说什么,而好像生闷气一样,坐在龙椅上冷冷地看着下方,默不作声,甚至在张九功把话说完后,他都没有解释的意思。

怀恩看了皇帝一眼,然后往前走了一步,大声道:“因今年西北之地气候苦寒,宁夏、延绥等地更是接连暴雪袭击,以至于道路断绝,再加上过去数年西北边储严重匮乏,导致地方救灾不力。

“这个时候,朝廷派大员前去赈灾,乃理所应当之事。另外,以保国公领兵西进,是为护送粮草往宁夏、延绥等处,确保中途不为外夷所阻。

“至于对外夷用兵等事,实乃无端猜测,若是鞑靼不主动来犯,也就不会有兵祸出现,更谈不上有人唆使朝廷对外用兵。”

怀恩站在皇帝的立场上,向朝会现场的文臣武将做解释。

送大批钱粮去西北,派出三千人马沿途护送,这样做很过分吗

你们别听是风就是雨,要攻击张来瞻,是不是应该先把事情调查清楚再说尤其等年后……最好是西北真有战事发生,恰好朱永和李孜省等人在西北用兵不顺甚至受到挫败,再去参劾呢

你们现在这么做,打的不是张峦的脸,而是公然跟皇帝制定的军政策略公然唱反调,这样还想得到新皇的认同

站在文官队列第二顺位的徐溥走了出来,朗声道:“陛下,以臣看来,调运粮草往边关事,自有法度和规矩,完全无须额外派出人马协同。

“另外,以方士出身的礼部尚书,去兼都御史衔,协同朝廷兵马运送粮草和军服等,也无先例可循。此事应当酌情叫停,或是另做打算。”

徐溥这番话完全就是冲着反驳怀恩的言辞去的。

谁说大军只是为护送钱粮安全才去的西北

明明皇帝还安排了个不学无术的李孜省为右佥都御史,再以覃昌为监军中官……皇帝摆明了有跟鞑靼人交战的打算。

我们先不说仓促开战是否有必要,就算你真要出兵,是不是也先跟我们文官商议一下,由我们来推荐人选,经廷推、廷议后再斟酌决定

提前论证过此事是否可行,有个结论不管输赢我们都能做到心中有数,现在这种情况,要是出了事算谁的

如此刚愎自用的事情,怎么可能是我们亲手教出来的那个非常乖巧听话的太子所为呢

还说不是受奸人嗦摆

怀恩解释道:“徐阁老,西北雪灾延续到现在,钱粮筹集工作一拖再拖,京师太仓拮据得更是连二十万石粮食都拿不出来,如今勉强凑出这些钱粮,运送到赈灾第一线,当然要保证中途的安稳。

“既然要确保钱粮运送到位,就必须要有官员对此负责,为什么不能以李孜省为都御史来主办此事如今他人已在西北,有关他的任命可是经过朝议通过的,眼下不过是给他增加了个差事,有何不可呢”

怀恩就差明着跟徐溥说,你们这次反对得太早了。

你只管让李孜省负责去。

他办成了,也不会有功劳。

若是办不成,半道上那些用以过冬的布料和粮食被鞑靼人抢了去,那李孜省背的黑锅可就大了。

就在徐溥稍微侧目,准备让其他人出来接力,集合众文臣的力量让皇帝收回成命时,左都御史马文升走了出来,问道:“既然并无私意,为何主张此事的户部侍郎张峦,不在朝班中呢”

怀恩看了看小皇帝,发现朱祐樘脸上怒容越来越盛,只好大声道:“张侍郎年前有伤病在身,经陛下特批,不用入朝商议。”

马文升义正词严:“如此大事,就算先做好安排,也该在事后接受群臣质询,若当事人不在,很难对功过进行评论。

“臣提请陛下将张侍郎传召至此,我等愿意与他当面对质。”

言外之意,我们在这里说什么,都好像是在攻击皇帝本人。

所以你怀恩才像是被踩了尾巴一样,一直在跟我们唱反调,不断向我们解释。

只要皇帝下旨让张峦前来,我们找到攻击目标,或许就可以一致对外了。

到时让张来瞻哑口无言,道理不就辩明了吗

怀恩再次回头望向朱祐樘,征询地问道:“陛下,您看……”

朱祐樘扫视群臣一眼,强压怒火,轻描淡写道:“岳父有伤病在身,朕已经允诺他不必入宫参加朝议。正所谓君无戏言,你们为何一定要朕违背承诺呢真有什么问题,就算我那岳父不在,也一样能说清楚。”

最新小说: 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 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 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 亮剑:我李云龙发财,敢打东京! 寒门国舅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觉醒恋爱系统,我发动世界大战 一本万道书:六皇子他赢麻了! 逍遥紫衣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