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临别醒悟
刑部尚书杜铭荣退了。
这天朝会上他请辞的奏疏正式获得通过。
本来皇帝还对杜铭口头进行了挽留,见他再三坚持终于还是松了口,对其以往在谳狱方面所做功绩当场表示了肯定。
为了体现对于一个致仕老臣的不舍,皇帝在朝会过后,还特地召杜铭到乾清宫叙话,并留他中午在皇宫里共进午餐,一直到下午时才回家。
然后又过了两天,杜铭就动身离开京师,启程回四川金堂老家去了。
走的时候,那叫一个风光,朝中不少官员自发组织前去送行,甚至有大批士子去送,俨然把杜铭当成了文坛和朝堂的翘楚,展现出了京城士绅对杜铭的浓浓不舍之情。
杜铭实在意想不到。
头几天,自己还是被锦衣卫抓去北镇抚司衙门问话,差点儿晚节不保的老奸臣,怎么一转眼工夫就成了大明的股肱大臣
每个人脸上洋溢出的那股真情实感……当然只是看上去真切而已,连杜铭自己都无法认同这群人的离谱表现。
同僚前来相送的人不少,刑部左侍郎何乔新和右侍郎程宗都来了。
杜铭有些瞧不上程宗,略微寒暄过后就打发到了一边,然后将何乔新叫到身边来,感慨道:“未曾想,我杜某人也能顺利致仕还乡,以后朝中刑狱上的事,就交给你们了。”
何乔新面带自嘲般的神色,摇头道:“您这话,不应该对在下说。在下年过六旬,也是力有不逮了,或许该换个清闲点的衙门当差,再或是随您而去。”
杜铭听完后很是生气,斥责道:“朝中有刘吉这种奸邪之辈当政,日后必定会闹得乌烟瘴气,你怎么能轻言退却呢你何廷秀根本就不用理会刘吉是否对你欣赏,朝堂的将来,定不是这种阴险小人能肩负起来的。”
显然杜铭很清楚,他最看好的何乔新,很可能会是下一任刑部尚书,但想来不会受刘吉待见。
以前杜铭不得不跟刘吉虚以委蛇,甚至要听从刘吉的吩咐行事。
但现在他自己都已经顺利退下来了,彻底不用再看刘吉脸色行事,对刘吉的抨击也就显得直来直去。
何乔新苦笑道:“杜老,您都退下来了,就别想那些事了,犯不着!”
“怎能不想呢”
杜铭无奈道,“以前我总认为,要谨遵文臣之道,不应特立独行,更得恪守本分。”
何乔新以纳闷的眼神望过去,好似在问,难道你现在却觉得不该恪守本分么
这是刚致仕,就打算在心理上放飞自我了
“廷秀,其实有件事我一直想告诉你。”杜铭道。
“请讲。”
何乔新很好奇,你人都要走了,还要跟我说什么秘密不成
杜铭摇头叹道:“万安致仕前那段时间,也就是新皇刚登基时,他曾力主要将你调去南京供职,只是后来这件事为人所阻,没让他得逞而已。”
何乔新苦笑道:“留在京师,或是调去南京,一样是为朝廷效命,廷秀不敢有怨言。”
“怎么可能会一样呢”杜铭摇头道,“要想有所作为,自然应该留在京师。你知道当初是谁间接帮了你吗”
“何人”
何乔新也很好奇,脸上满是期待之色。
“乃国丈张峦。”杜铭道。
“他”
何乔新一脸迷茫,显然是很不理解。
我要被万安他们调去南京,竟然是张国丈帮我他有什么能力帮我
杜铭叹道:“当时陛下问用人之事,时为司礼监掌印的韦泰和首辅万安,都想让你出任南京某一部尚书,其实就是不想让你继续留在朝中。当时万安还找过我,明着是在问我意见,但其实就是通知我一声。
“此调令,本来已经过了吏部,但当时有人认为,我杜某马上就要从朝中退下来,刑部尚书之职应该留一位有相关资历的人来接替,这才将你硬生生留在京师,未能让万安的阴谋得逞。
“到后来万安被逐出朝堂,连韦泰也被投置闲散,这件事就没人再提了。”
何乔新问道:“这跟国丈张峦有何关系”
杜铭道:“乃陛下单独召见张国丈,问询朝中用人之事,尤其提到六部尚书到侍郎等官职,有谁称职,有人不称职等话题,而当时提到你的名字,张国丈对你好一番赞赏,随后陛下便让怀恩怀公公把你的调令给压下来了。”
“这……”
何乔新闻言皱眉。
心说,你是怎么知道得这么详细的
杜铭叹道:“此事乃万安亲口跟我说的……当时万安有意要巴结这位张国丈,所以他对此事便未再执着。要是换作他人的意见,就算是往上报了,万安估计也不会善罢甘休,定会想办法把你调走!”
何乔新惊讶地问道:“也就是说,正因为那位张国丈当时替我说话,才让我有幸今日在这里……为您饯行”
“唉!”
杜铭感慨道,“我知道,咱这批人,其实都有点儿瞧不上这种外戚出身的大臣。以前我也跟他们一样,看不起那些幸进之臣,甚至还做了许多错事。但……此番我能顺利致休,完全是出自张国丈相助,有时候想想真是难为情。”
“这……”
何乔新显得很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