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出手
京师一处私宅内,秦昭已经准备好了给张延龄送礼的礼单,准备过几天就给张延龄送过去。
聊表心意!
却在此时,徐恭的声音从院子里传来:“当家的,出状况了……咱城内外许多邸店被官府查封了!”
秦昭闻言开门走了出来,此时徐恭身后还带着几名铺子的掌柜,正在那儿焦急地等待她给出新指示。
“怎么回事”
秦昭实在是意想不到,现在居然还有人敢找她的麻烦,难道不知道她这个徽商跟国丈府间的良好关系
徐恭恭敬上前,把各处货栈的损失汇总清单,递给秦昭查阅。
“今天官府突然查封了不少咱徽州商贾的邸店,从德胜门外的水汀,一路到城内的铺子,有好几家店铺被他们贴了封条,甚至柜上办事的人都有几个被拿去了顺天府,到现在还没放出来。”
徐恭介绍他了解到的情况。
“顺天府”
秦昭有些奇怪,问道,“咱又没招惹他们,这是抽的哪门子风”
徐恭道:“已派人去问过了,从小道消息得知,这次的事跟顺天府无直接关联,好像是工部下令要彻查过去几年漕粮事。”
秦昭蹙眉:“要查也该是户部去查啊,轮到工部什么事”
显然,秦昭希望事情往户部那边归拢,毕竟她现在的大靠山是外戚张家,而张峦当下就是户部右侍郎,在户部中可是说一不二的存在,恐怕在重大决策上就连户部尚书李敏都很可能靠边儿站。
徐恭面色急切:“具体是怎么回事,咱不知道啊……咱不是朝中有人吗要不要先去打听一下”
“只有咱徽州商贾被针对吗晋商和鲁商呢”
秦昭继续问道。
徐恭摇头:“他们那边情况如何暂且不知,不过从表面上看,他们的铺子暂时也都闭门歇业了,可能是怕受牵累。”
“走,随我去看看。”
见一问三不知,秦昭立即招呼人手,往自家被查封的货栈而去。
……
……
到了德胜门外一处大的货场前,此时已有大批官兵正在进行查封作业,官府还派出衙役维持秩序,里面干活的人全都被驱赶了出来。
徐恭到的时候,正好有一群年轻士子在周边地区抗议,一群人好像在那儿开坛讲课一般,有个年轻书生立在由布帛堆砌而成的高台上,显得义愤填膺,正跟在场的学子以及凑热闹的人讲述有关徽商为富不仁的事。
“这是怎么了”
秦昭诧异地问道:“我们商贾怎么就为富不仁了若不是我们运货沟通南北,这天子脚下哪里有平价的粮食和食盐吃又哪里来这么多平价布帛供应”
徐恭苦笑道:“都是些有功名的读书人,官府的人不敢管……他们好像对咱们徽商有什么偏见,一早官兵来查封的时候,就见他们跟在后面,没想到到现在也没走。”
“什么他们跟着官府的人前来”
秦昭马上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对劲。
徐恭连连点头:“是的,不知他们是怎么收到的风声,来了后就在货栈周围高谈阔论,蛊惑来往行人,说咱以前做了不少欺压同行的事,还说什么咱徽州商贾为了获取利益不择手段,甚至提出今年秋冬市面上布料涨价,也是被咱给强行哄抬上去的。”
秦昭神色反倒平静下来,声音异常冰冷:“这轮布匹涨价,全靠我们大批出货,才令市面布匹价格得到平抑,后续传出宫里正在织布,且将放弃来年开春采购事宜,改为内购,布匹价格进一步下跌……
“往前多少年,年前布匹都没这么低的价格,难道他们心里没数吗”
徐恭委屈地道:“当家的,他们就是一群不食人间烟火的书生,有几个关心柴米油盐涨跌的您跟他们讲市价,他们能听得懂吗”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家伙,从不关心百姓民生之事,有何资格在这里评价商贾的作为不是我们收织布印染和运送,他们何来的布料,何来的成衣穿”
秦昭此时语气虽还没多少起伏,但银牙咬紧,显然是被文人的无耻气得不轻。
正说话间,旁边又有人前来通报:“东家,在京徽商代表十几人,联名发出请帖,请您过去一叙。李吾唯李当家亲自到咱在京的联络处,说是等不到您的人,他就不回去了。”
秦昭道:“在事情彻底调查清楚前,我谁都不见……马上让人带银子去顺天府疏通关系,工部那边也走走门路,就是要问个清楚明白,朝廷究竟是什么个意思。”
“是。”
徐恭领命,马上带人离去。
……
……
当天下午。
秦昭在茶楼内等到了徐恭带来的最新消息。
“当家的,说是官府清查过去几年的漕粮数目,认为对不上,再加上各地官府都有跟我们徽商做生意,府仓推陈出新的业务基本被我们徽商垄断,所以认为很可能是我们借助跟官府的关系,少报多支粮仓里的粮食,导致府库出现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