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峦见过女儿后,本打算出宫。结果这边陈贵得太后懿旨,跑去东宫堵人,结果还真让他守着了,随后就把人给带去了清宁宫。
“大姑。”
张峦很客气,一直没忘这层干亲关系。
周太后见到张峦,也不顾儿子新丧,直接笑着说:“见到你,哀家不知为何,心情就变得很舒畅……来瞻,赶紧过来坐。让大姑好好看看你。”
张峦一听,心中纳闷儿。
你要好好看我
还让我靠近你
虽然我自己也是个老帮菜,但论辈分,还真是你子侄辈,你这年岁莫非还对我有什么企图不成
随即陈贵将一把椅子放到周太后旁边,那距离让张峦看着一阵头疼。
最后张峦还是无奈地坐下,不想周太后丝毫也不客气,一把就将他的手抓起来。
张峦吓了一大跳,却不敢抽出手来,心里在想,这一定是太后表达对晚辈的一种亲昵态度,这是把我当自己人了,千万别多想。
6=9+
“来瞻,这两天,你那边怎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周太后道,“却说,这些天你过得怎样莫不是真的回去蒙头睡了几天几夜”
“我……”
张峦心想,这应该是在讽刺我这几天不做事吧
“大姑见谅,这几日侄儿偶感风寒,在家中休养,不过有什么事也都尽可能去过问,甚至还跟万阁老他们商议了有关年号之事。”
张峦为自己开脱道。
“哦,那辛苦了。”
周太后仍旧没放手,笑着问道,“听说你有一妻一妾”
“这……”
张峦心想,你说的,跟朝廷大事有关系吗
“是的。”
张峦坦率承认,随即又开诚布公道,“除此之外,家中尚有两儿两女,其中嫡出三人,只有小女儿乃是妾侍所生。”
周太后点头道:“听说你家道中落,本来以你的出身,还有你秀才的身份,应该在地方上谋个一官半职,想来日子过得不会差。”
“不……大姑误会了,在兴济,举人都有很多当不上官的,我一介秀才,是没资格去谋求官职的。”
张峦急忙解释,“实在是惭愧,此番能入朝,还得陛下和大姑您的赏识,也是跟着女儿沾光了。”
周太后笑道:“你这人,说话就是实在。确实啊,有些时候还是得靠一点人际关系,才能获得进步。不是说你有能力就一定有机会上位,机遇从来都很重要。”
张峦一听,心说你这话是啥意思
暗示我得把握机会
不知具体是怎么个把握法
可是大姑……你都认我当侄子了,莫不是你对你侄子还有什么不好的想法
此时周太后终于把手松开,又问:“你两个儿子课业如何啊”
张峦道:“以前给他们传授了一点家学,但长子课业不精,实在是……上不得台面,好在小儿子虽然之前也有所懈怠,但如今……情况还算不错。”
“哦。”
周太后点头道,“我听陈贵说,你的二儿子,头脑清楚,做事也颇有分寸,到底是怎么回事”
“侄儿也不知是怎么了,好像是获得奇遇,经高人点拨一番后,便突然开了窍,给家里做了不少事。”
张峦笑道,“却说这孩子,有时候乖张了一些,但大致还是个孝顺的孩子,跟他姐姐的关系也处得不错。”
周太后点点头,大概是并没把张延龄入宫之事放在心上。
“对了来瞻,这几天,你可有去跟你的那些兄弟走走”周太后问道。
张峦非常惊讶:“我兄弟我……”
张峦很想说,我没亲兄弟,倒是有堂兄弟,但随即他就明白过来,这说的应该是周家人吧
周太后笑道:“哀家的弟弟,年岁都大了,与你又不是同辈,说话做事不甚方便,但那些后嗣,却是可以跟你好好学学的……你得多指点他们。”
“哦,是,是。”
张峦道,“但我也不过秀才出身,能够指点的地方不多,只能尽可能与他们多接触,互相学习。”
“好。”
周太后再次满意点头,随即满含深意地看着张峦,问道:“来瞻,不知你对太子再行纳妃之事,有何意见哪”
“啊”
张峦一怔。
这问题,是该问我的吗
或者说,是我该听到的吗
“太子马上就要登基,哀家的意思,是打算在他正式登基前再纳几个妃子,尤其是之前曾参加过太子妃遴选的,可以再找两个进宫来……到时候……”周太后说这话的时候,仔细观察张峦的反应。
可惜张峦根本就没啥反应。
因为他自己就是个喜欢拈惹草的人,张峦从来不认为太子就应该专情。
至于之前儿子所说,他也没往心里去。
“臣无意见,大姑您自行操办即可。”
张峦乐呵呵直接应允下来。
周太后点头,显然是对张峦如此态度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