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死不自知
书房内,李善长盯着手中写着蝇头小楷的纸条看了好一会儿,面色严肃,一言不发的他,忽然间笑了起来。
并顺手将手中纸条,抛给了一边一直注视着他的反应,同样一言不发,显得有些紧张的李琪。
李琪慌忙伸手接住,将之摆正了去看。
三两眼就看清楚了上面的内容,却禁不住神色为之一变,显得有些慌乱。
纸条上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说皇帝返回应天后,很快和魏国公徐达,宋国公冯胜结为姻亲。
并让秦王妃认卫国公邓愈为父。
这等消息,若放在平日里,虽说不上稀松平常,但也绝对不会让李琪这般反应。
可现在,偏偏不是什么寻常时刻。
乃是他爹已经拉开架子,准备和皇帝大战一场,逼着皇帝低头的要紧关头。
朱元璋这个当皇帝的,回去之后就立刻干出这等事情来,由不得他不多想。
而且,如此一来,开国六国公里,唯独只有自己家,和皇帝之间没有亲戚关系。
这消息让人心惊胆颤,自己爹怎么还笑得出来
“爹,这……该不会是皇帝已经发现了咱们这里的动作,所以也开始回应了吧”
李琪再三忍耐之后,终究还是望着自己爹出声询问起来。
“应该不是。”
面对自己儿子的回答,李善长倒也没有故弄玄虚,直接说出了他的判断。
“这件事咱们这里才开始做多久距离稍微远点的地方,只怕都还没有收到传讯。
朱元璋那里,又怎么可能得到消息。”
李琪闻言松了一口气,但李善长的下一句话,却让他那放下的心,顷刻又提了起来。
“不过,现在这般动作,也确实是冲着你爹我来的。
共事多年,他知道我的脾气,他在中都城上如此不做人,如此绝情,愧对你爹我。
知道我不会那般轻易的善罢甘休。
所以,他做贼心虚之下,回到应天的第一时间里,就开始通过这种办法,赶紧拉拢徐达这些人了。”
“那……爹您还这般轻松,还能笑得出来”
“我如何不能轻松,不能笑”
李善长反问了一句。
随后又放缓语气,与李琪耐心解释道:“不要被朱元璋唬住。
第一时间拉拢徐达这些人,并不是说朱元璋想要对咱们做什么。
这只是因为朱元璋素来小心,且依仗军队,怕军中的那些人也跟着你爹我做些事,这才会有此反应。
但这次,你爹我出的招式,根本就不在兵马上。
朱元璋如此做,不过是徒劳无功罢了。
还是那句话,就算是朱元璋此时,知道了我准备怎么做也无妨。
这件事,本来就是一个无解的阳谋,朱元璋就算是把全部的将领都给牢牢的抓在手里,也无济于事。
唯有向你爹我,低头认输这一条路可走!”
李琪还想再说些什么,思虑再三后,终究还是没有开口……
……
“陛下,小臣老师书里面有些谬误,这确实是我老师当时想的欠妥当。
容小臣更正一二。”
武英殿内,面对朱元璋时已经换了称呼的罗贯中,暗自一咬牙,眯着菊眼,决定给朱皇帝坦诚相见了。
他要说的不是别的,正是自己老师暗戳戳写了朱武,陈达,杨春三位落草为寇的梁山好汉的事。
他不确定,皇帝有没有看出自己老师,那点埋藏极深的小心思。
但既然现在皇帝真的准备开始刊印水浒传,且还是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刊印,接下来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能看到水浒。
就算是皇帝看不破,天下间这么多人,总归是有能特别瞎联想的,会看破这一层。
一旦闹将起来,不是好耍的。
所以,还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主动把事情戳破,加以更改,永绝后患的好。
以往不肯删减更改水浒的罗贯中,此时反而开始主动要求干这事了。
说出这话后,罗贯中心跳的如同擂鼓一样,万分紧张,生怕会因此而引得皇帝震怒。
他死了倒没什么关系,主要是怕煮熟的鸭子飞了,皇帝不再刊印水浒传了。
那可就是真亏大了。
“你说的是朱武陈达他们的事吧这点咱之前已经说过了,不用刻意更改。”
嗯!
心里面已经做好了,最坏准备的罗贯中,眯起来的菊眼都瞪大了。
不是因为皇帝果然如同他所想的那般,早就知道了自己师父的含沙射影。
而是因为皇帝面对这件事时的轻描淡写,不以为意。
这种轻描淡写,不是专门装出来的,而是真的不在意。
这……谁说当今皇帝小心眼,爱记仇来着
再没有比当今皇帝豁达的了好不
同样的事情,就算是放到张士诚身上,张士诚也绝对做不到这等不以为意!
罗贯中惊喜交加之余,连忙对朱元璋送上一连串的马屁。
同时,也在心里决定,今后谁再说皇帝小心眼了,他就和谁急。
并觉得去年高启被皇帝腰斩,那是一点都不冤。
这样好的皇帝,高启不想着为皇帝效力不说,还整日里出言嘲讽,他不死谁死
害的自己也因为高启他们这些人的歪曲,导致对皇帝误会颇多。
皇帝能忍到去年才对高启动手,已经能足够体现出皇帝的容人之量了。
进京之前还对高启之死,心有戚戚焉的罗老师,短短时间里,态度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朱元璋不是一个喜欢听人拍马屁的,但此时听着罗贯中在这里拍马屁,心情却难得的不错。
毕竟,如今的罗贯中是一个纯粹的人,只想写小说罢了。
而写小说的又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最多不过是写作的时候,脑海当中无数念头在飞转,容易想入非非而已,真到了落笔之时,却又变得无比正经……
和罗贯中又说了一些话,朱元璋就让内侍带着罗贯中离开了。
看着离开武英殿时,那眯眼弯腰看路,却还是差点被门槛绊倒的罗贯中,朱元璋若有所思……
罗贯中此时已经有官身了,当然不是朱元璋先前与他说的,大明日报的主编。
虽然他让罗贯中干的就是这么一个活,但肯定不能这般直白。
罗贯中的正经官职,为宣传使司的宣传使,正五品。
大明现在并没有宣传使司这么个衙门,更不要说是宣传使了。
不过,马上就会有了。
朱元璋准备将其设立出来,今后专门管新闻这一块。
隶属于礼部。
这就是开国皇帝的好处,不必拘于成例,祖宗之法。
因为他本身就是祖宗,他的做法就是成例,就是祖宗之法。
朱元璋执行力很强,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
再加上这件事,又是他老早就已多次考虑过的。
所以此时见过罗贯中,把事情敲定下来后,立刻就将这事给吩咐了下去,让人马上就做。
……
中书省内,右丞相胡惟庸停下了手中笔,坐在那张让李善长怀念不已的红木大桌案前,看着眼前的条子出神。
眉毛拧在了一起。
宣传使司皇帝这是怎么了
怎么突然就要设立这么一个,从未存在过的衙门
且直接连宣传使都给定好了,让罗贯中来担任
在这里拧着眉毛想了一阵儿后,胡惟庸的眉头舒展开来。
倒不是说他看明白了皇帝此举的真实用意,而是确认了这个什么宣传使司的出现,不会分走中书省的权力。
只要能够确认这点,那么别的他都可以不用太在意。
“把这送到礼部那里,让礼部的人议一议吧,这宣传使司可是归礼部管的。”
胡惟庸吩咐了下去。
而后接着处理其余政务,将这件在他看来虽然新奇,但并不重要的事给就此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