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长缨在手,缚住苍龙
“从今之后,皇陵可以修缮,但不得再进行扩建。
现在这种规模就挺好。”
朱元璋的话,出乎了很多人的预料。
不过,百官却没有一个出声反对的。
一来皇帝此番中都之行,做出来的一系列事情,让人心惊。
二来这皇陵埋葬的是皇帝的爹娘,不是他们的爹娘。
皇帝自己说不再扩建,那就不扩建好了,正好乐的清闲。
省的一些麻烦事落在自己头上。
君不见李善长这个韩国公,主持修建中都城,都被皇帝给整成什么样子了
这要是他们中的哪个,被选中主持修缮皇陵,这岂不是要老命了
“陛下心系百姓,为了不劳民伤财,连皇陵都不再扩建,当真是圣主明君!”
吏部尚书詹同率先上前一步,对着朱元璋行礼,满是真挚的出声。
这样的一幕,让很多人都是为之愕然,禁不住偷偷去看詹同。
这……还是那个令人熟知的詹同吗
有人愕然之后,忍不住暗中鄙夷,詹同这家伙,经历了之前的事情后,被皇帝打断了脊梁。
成为皇帝的狗了!
就连站在靠后位置的詹徽都显得错愕,感受着身边一些人向自己投来的目光,有种有些抬不起头的感觉。
哪怕他心中牢记着他爹,与他所说的那些话。
可也绝对没有想到,他爹居然会这般干脆。
才与自己说过那些话没几天,现在就已经开始这样做了……
朱元璋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詹同,又看着那在詹同开口之后,纷纷称赞自己仁慈,为百姓考虑的官员,暗自笑了笑。
这就是他为什么要在中都城,以及牛谅的事情上,这般强硬的原因之所在。
楚王好细腰,后宫皆饿死。
他这个当皇帝的,只要在一些事情上,表现出特别强的倾向性,那么就会有很多的人,愿意往这方面去努力。
哪怕心里面不认同,但表面上也会表示大力支持。
并做出一些相关的事情来。
这就行了,已经开了一个好头了。
今后只要自己在这上面初心不改,行事不忘百姓,继续加大力度。
那么会这般做的人,就会越来越多,终究会有一些人,真的会将其记在心里。
在自己将以百姓为本,变成大明第一铁律,变成最大的正确时,那这事就算是初步成了。
朱元璋自然不会单纯到相信,事情做到这种程度,就不会有贪官污吏了,就可以人人都能以百姓为本了。
暗地里,依旧会有诸多黑暗滋生,会吞噬百姓。
但暗地里终究是暗地里,不敢摆到明面上来。
潜规则之所以是潜规则,就是因为会见光死。
能够做到这种程度,百姓们和以往相比,就要好过的太多了。
朱元璋知道,想要做到这一步,都特别特别的不容易。
甚至于若是在以前,他根本不认为,这是人能完成的。
但是现在,他的信念却非常的坚定,因为他已经亲眼见到,有人真的做到了!
让他有了方向,也有了信心。
如今的他,乃是大明的开国皇帝,长缨已然在手,那今后,必能缚住苍龙!
“皇陵的碑文,咱觉得写的不好,尽皆儒臣粉饰之言。
等下咱这里亲自撰写碑文,着匠人刻于碑上,将原碑移走立新碑。”
朱元璋说出了他的第二个决定。
这话说出来,武将出身的人还不觉得有什么,但文臣出身的人,却一个个面面相觑了起来。
谁人不知道,如今皇陵的碑文,乃是宋濂先生亲自撰写的。
这可是宋濂啊!
公认的当世大儒,尤其擅长写文章,论起写文章,连刘伯温,高启这些人都自愧不如。
给皇陵写的碑文,更是精品,为宋濂的精心之作。
他们都拜读过,甚至于很多人都能全文背诵。
越品越是有滋味,叹为观止。
结果现在,皇帝居然嫌弃宋濂写的碑文不行。
准备亲自撰写碑文,把宋濂的碑文给替换掉。
这……让很多人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一时间都觉得皇帝是不是得了失心疯,竟能说出这等话来!
他一个放牛、当和尚,要饭,后面又当丘八的人,是怎么说出这等话的
也配质疑文坛宗师
还好景濂先生这次没有跟着皇帝前来中都,要不然听到了皇帝所说的话,还不得被气出个好歹来
但就算是不在跟前,今后消息传回应天,景濂先生心里面也必然不会好受,说不得就会弄出一些事情来……
不过,想是这样想,却也没有人站出来对朱元璋进行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