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张煌言……青春版
“朕也不忍心让你们白白赴死,若真想为国尽忠,就去新军吧,朕给你们单独设个职位,就叫宣慰史,职同小旗。”
“明日愿往各门辅军者,自去武库司领腰牌兵甲,到了军营,便和士卒同吃同住同练,看看新军士伍过的有多苦,跟他们说,朕记着他们呢,顺便替朕盯着点那些个想喝兵血的将领,别再逼出来另一个闯逆!”
“记住!闯贼能打到京师,不是因为他们强,而是大明的读书人,早忘了该读什么书!莫要让朕对读圣贤书的你们失望!”
“朕要拭目以待,看尔等之中能出几位班定远!”
七百多名士子埋头长跪,口称万岁。
朱由检这一套典故训斥加激励,整的满脑子忠君体国的热血生员血脉喷张。
更不要说最近几日朱由检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又整顿励志,抚慰万民,简直就是千古明君的模板!
能被这样的皇帝承认,那必然是要名留青史的!
一行人恨不得现在就去军营,代天子宣抚万军。
随着朱由检挥挥手,众人便起身告退。
眼中还带着激动。
朱由检随手翻开生员名册,想看看有没有眼熟的名字。
而后张煌言三个大字瞬间进入朱由检视线。
基本上后世人都知道明末英雄郑成功,却不知道当初郑成功反攻满清时,是兵分两路的。
郑成功领一路,而另一路则正是张煌言领兵。
一路连下沿江四府三洲,要不是因为郑成功兵败南京,大明说不定就跟南宋一样,也能和满清划江而治。
就算是北伐失败,张煌言依旧能战略转进两千里,在浙江继续召集旧堡。
后面郑成功病死,永历帝在云南被杀,鲁王死金门,张煌言就在这孤立无援、无力回天的情况下,依旧退守一小岛,继续抗清。
因为也葬在西湖,便和岳飞、于谦一起,并称为西湖三杰。
这其中的含金量可想而知。
这种能文能武有雄才大略还忠心的儒将,朱由检可太缺了。
看着还没走出的人群,急忙高喊一声,“谁是张煌言”
皇帝忽然点名,生员队列内又是一阵躁动,都想看看这个能被金口点出的幸运儿是谁。
稍靠后方的一名年青生员既惊又喜的走出,激动到长躬不起。
“学生张煌言拜见陛下!”
纵使朱由检大概记得张煌言好像在明亡时年岁不大,但看他这个样子,还是起了几分怀疑。
这和他印象里的民族英雄形象极其不符。
按照记忆,朱由检问道,“你父张圭章万历三十八年中的举吧”
“陛陛下圣明,家父却是万历三十八年中举。”张煌言尤为激动,陛下不光记得他的名字,连他父亲那年中的举都一清二楚。
简直就是简在帝心啊!
朱由检更为疑惑了,这都对上了,可为什么总感觉哪里不对呢
招招手,让王承恩把王家彦战后便呈上的扎子递过去,“兵部王尚书刚递来的,主要是今日闯军兵力分配布置和过程,张卿看看,然后说说明后几日这城该如何守”
张煌言诚惶诚恐的接过扎子,仔细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