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那就诛九族吧(1)
剿灭大量倭寇无论怎样都是大功一件,身为松州刺史房海自然也想要在这笔功劳中分一杯羹。
房海很清楚房家虽然是世家大族却缺少实打实的功勋傍身,而洛玉衡也需要房家的支持,可以说一拍即合。
或许,真让房海领兵打仗那多半会输的凄惨,但朝堂上的事情,便是洛玉衡和宋言加起来都比不上。
奏章怎么写,也是有讲究的。
首先,不能写无人伤亡。
大批倭寇进入宁平县,你说一个人没死,傻子才信。所有人都会怀疑,你口中的大批是不是掺杂了水分,会不会只有零星几个倭寇,即便是有京观为证,也会有人怀疑杀良冒功。
所以必须要死掉一批人。
但这个数字又不能太高,死的人太多,功劳都被抹平,说不得还要遭受惩罚。
其次,倭寇的数量要适当,这么多人等着分功劳,几千个倭寇哪儿够虚报战功大伙儿都是这么干的,心照不宣。
当然斩首数翻个一两倍就行,也不能太多,你要写十万倭寇白痴都不会信。
还要突出一下洛玉衡的功劳,哪怕宁皇和洛玉衡关系不睦那也是皇室成员,自家亲妹妹率领护院斩杀倭寇,护佑一县安宁,便是宁和帝也会觉得脸上有光,更有助于宁和帝收拢民心。
最后,稍稍描绘一下自己伤势,这方面不用太多,过犹不及。
当然,还要夸一下宁和帝,若非宁和帝治理有方,怎会有官民一心共抗倭寇的壮举
这些可都是极珍贵的经验。
偌大的太和殿如同冰晶一样安静,能登上朝堂的都是老狐狸,若是往常有这样一封战报送上来,百官怕不是一大堆的马屁便拍了上去,但现在事情牵连到了杨家,那就有点微妙了。
“诸位,这是松州刺史房海送来的奏章,你们怎么看”龙椅上,宁和帝轻轻咳了两声,似是牵动到了肺腔,眉头便皱了起来。
一名官员站了出来:“回禀陛下,这战报不可信。”
却是工部侍郎郭彦昌。
宁和帝有些艰难的抬起眼皮:“哦,郭爱卿是怀疑倭寇的事情是房海虚构的”
“并非如此,倭寇应是真实,但不可能有一万三千之众,区区一县之地怎可能抵挡如此多的倭寇,还是在倭寇已经入城的情况下,臣怀疑房海为了战功虚报数字,还请陛下严查。”
武将那边不少人便皱起眉头,看向郭彦昌的视线有些不善,这老东西,指桑骂槐是吧
“那以郭爱卿的意思,要如何做”
“可安排钦差,前往宁平进行调查,若是虚构,则奏表内容便不足为信。”
郭彦昌是想通过否定房海奏章上的数字,进而否定杨家三人的罪行。
眼看儿子被人质疑,身为尚书令的房德眼睛微闭,一言不发,仿佛什么都未曾听到。
“咳咳……”
宁和帝又咳嗽了一声,身旁的公公忙上前一步,轻轻拍着宁和帝的后背。过了一会儿,宁和帝的气息这才顺畅,摆了摆手那公公便退了下去。
“这奏章是半月之前收到的,我已经安排内侍前往宁平,带回来的结果同奏章之上一般无二,甚至犹有过之。”宁和帝缓缓开口。声音虽然不大,却自有一股威严:
“宁平县外,有京观三座。”
“老林之内,白骨成山。”
“海边附近尚能找到海船和倭寇尸体的残骸。”
“宁平县内,无人不怒骂杨嗣页三人猪狗不如,直至今日杨嗣页三户人家一百多具尸体,还被曝尸城外,日日以屎尿溺之……”
“郭爱卿,这些调查,可够”
郭彦昌没想到宁和帝的准备居然如此充分,一时不知该作何言语。就在这时,另一名官员站了出来,却是隶属于门下省的给事中李守善:“陛下,平民百姓大多愚昧无知,说的话做不得真。”
“若是杨嗣页几人当真和倭寇勾连,势必做的极为隐秘,又怎会让百姓知道”
这位更是连演都不演了,明摆着要为杨家站台。虽说杨嗣页几人已经死了,但若是真要揪着这件事情不放,那问题可就大了。
四周便响起一阵给事中说得对,有道理之类的声音。
宁和帝抬眸瞥了一眼李守善,脸上的表情逐渐变的愤怒,几息之后忽然暴怒起来:“平民百姓愚昧无知莫非这普天之下就你李守善一个聪明人,是不是”
声音嘶哑,已经近乎咆哮。
很明显,现在的宁和帝极为愤怒。
虽说现在皇权式微,但宁和帝震怒的时候还是颇为恐怖。
雄虎即便苍老,那也是猛虎。
李守善面色唰的一下变了,噗通一声便跪在地上,连呼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