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筑京观(2)
刚上船的倭寇,甚至还没来得及喘平了气息,便惊觉左右两侧窜起数丈高的火苗,一个个顿时大吃一惊,疲惫的身子蹭的一下便站了起来,颇有一种垂死病中惊坐起的意思。
之前那平地惊雷也就罢了。
现在居然还能在海面上点火
中原人什么时候有这般手段了
不得不说,这些倭寇的见识终究是有些短浅了。
这是猛火油。
所谓猛火油,乃是中原古代战争中使用的,一种以火为武器的燃烧物,实际上就是石油。
许多人以为中原大地对于石油的发现很晚,实际上早在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便有记载:高奴县有洧水可燃。
此处说的应该就是水上有外溢石油漂浮,可以燃烧。
南朝范晔之的《后汉书.郡国志》亦有记录: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
这里的石漆便是石油。
因石油水上可燃,遇水不灭难度特性,被大量运用于军事方面,尤其五代以及宋金辽元时期,多称之为猛火油。于中原之外的西方,则是将其称之为希腊火,只是因为火药在中原地区的成熟发展,猛火油并未像希腊火那般,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辉煌。
至于这些倭寇,自是不知石油是什么东西,眼看着海面上居然升腾起滔天的烈焰,一个个呆若木鸡。
这莫不是上天降下的惩罚
“开船,快开船。”
就在所有倭寇全都被惊呆的时候,平田三郎的嘶吼划破了沉寂的夜空,可能是因着极度的恐惧,便是平田三郎的声音都变了腔调,嘶哑且尖锐。
不过这一嗓门终究是将诸多倭寇惊醒,哆哆嗦嗦的忙活起来。
偏生船只启动的时候是最麻烦最慢的,尤其是在海边的时候,海浪一波一波冲刷着海岸,更是将船只的速度降低到最低,怎能比得上猛火油的蔓延
海风吹过。
呼呼呼的声音宛若鬼哭狼嚎回荡在每一个人的耳边。
更有火箭如流星般划过夜空,朝着倭寇的船只射去,这个时候,根本无人去在意什么命中率,无论是射中船只,还是附近的海面都是一样的效果。
嗡,嗡,嗡……
霎时间,又是数十团火苗在海面之上窜起。
当第一缕火苗跃动到倭船的船帆,火焰就像被唤醒的恶魔,沿着干燥的帆布迅速蔓延。跳跃着,从一点点火星迅速扩展成熊熊大火,那火焰在夜风中呼呼作响,似是在愤怒地咆哮。
火焰像是饥饿的猛兽,贪婪地吞噬着一切。小日子惊恐地尖叫着,在船上四处奔逃,他们的身影在火光映照下显得狼狈不堪。一些倭寇妄图扑灭火焰,可火势太过凶猛,刚靠近就被热浪逼退,有的被火焰直接吞噬。烈火灼烧着身上的布料,黏连在皮肤上,眨眼间皮肤上边被烧出一连串的水泡,然后水泡又迅速破碎,火苗开始灼烧里面鲜红的血肉。
火苗点燃了头发,那一道道身影,好似从炼狱中走出的恶魔。
大抵是很疼的。
有人承受不了烈火焚身的痛苦,纵身从船上一跃而下,试图用海水熄灭身上的火苗,可海面上……也是火。
火势越烧越旺,明亮的火光将海面都照亮了,波光粼粼的海面像是被鲜血染红。海风呼啸着助长火势,畜生的身体在海水中扭动着,像是快要被风干的蛆虫。
凄厉的惨叫声中还夹杂着噼里啪啦的声音,似是血肉在火焰的灼烧中爆开。
能成为倭寇的首领,平田三郎的实力毋庸置疑,他是这数千倭寇中实力最强的一个,即便是头发已烧着,即便身上大部分的皮肤都已经被烧的不成样子,尽管那海水滑过伤口带来一阵阵难以忍受的刺痛,尽管四肢都已经不听使唤,但平田三郎还是拼命扒拉着海水。
他想活下去。
不想死。
不想死。
不甘心啊。
他可是这一片海域最大的倭寇首领之一,他可是发誓要成为倭王的男人,怎能在这里屈辱的死去。
只要能活下去,他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重新杀回来,要让那些愚蠢又卑鄙的中原人明白他的恐怖。一个浪头打了过来,刚游出一段距离的平田三郎身子瞬间被掀翻,火焰从四面八方缠绕过来,便是呼吸吸进去的也是灼热的火苗。
石油特殊的味道,混合着海水被蒸发的气息,以及烤肉的香味,随着夜风弥漫,便是相隔很远都能嗅到那种令人作呕的滋味。
海边,洛天权洛天阳两兄弟汇合,看着远处一片赤红的海面,视线中都是震惊和恐惧。
洛天权眉眼间有些凝重,虽早知姐夫聪慧,可谁能想到在作战指挥方面也有如此造诣。
不,不对。
洛天权能看的出来姐夫应是读过一些兵书的,但兵书是兵书,姐夫临战指挥的能力还是有些不足,制定出来的作战方针虽看似没什么问题,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然实际上真正的战争都是要留下一定余地的,越是紧密的计划,越是容易失败。
因为这种计划容不得半点错漏,一环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姐夫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格物。
他用格物的力量,弥补了计划上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