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尚书省,则是负责执行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通过的决策,算是中枢和地方,三省和六部之间连接的枢纽。
而六部,则是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
“三省令和六部尚书,算是朝堂上真正叱咤风云的存在,便是大理寺卿这样的官员,名义上和尚书平级,实际也要稍逊三分。”
“而中书省的中书令,便是杨家的一位族老。”
“礼部尚书,也是杨家嫡系。”
“还有三个侍郎也出自杨家。”
“而被杨家提拔,笼络上去的高官不知凡几,说句不客气的,朝堂之上杨家的势力占据了半壁江山。”
宋言面色沉凝,他虽然早就知晓杨家势力庞大,却也没想到庞大到这般地步。这些,还只是杨思瑶知道的,杨思瑶不知道的还不知有多少。
忽地,杨思瑶笑了:“这么说来,我们刚刚居然还夸口要灭了杨家,这简直是跟半个朝堂为敌,算不算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表弟你说,他们若是知晓会怎样会不会说我们自不量力”
宋言摇头:“不,我们大概率入不得他们的眼睛,于那些人而言,多看我们一眼便算是输了。”
“呵呵,也是。”
杨思瑶苦笑,不久之前还想要覆灭杨家,可现在想想当真可笑,自己在杨家面前是何等渺小,就像是一只小小的蝼蚁,轻易就能踩死了。
“所以,这跟我的问题有什么关系”宋言问道。
“莫要着急。”杨思瑶有些嗔怪的看了一眼宋言:“总之,朝堂之上杨家实力极为庞大,而当今陛下,宁和帝在位已经十九年,表弟明白这是什么概念吗”
宋言的眼睛眯成一条缝:“这意味着,宁和帝快要死了。”
身后,顾半夏的身子微微一颤,这两个人,当真是什么话都敢往外说啊。
不过这话虽大不敬,但却也没错,自从皇帝这个称号诞生以来到现在,数百年的时间,数十个皇帝,在位超过二十年的绝对不多。
若是到了王朝末期,那换皇帝的速度几乎比得上平民之家换新衣服,一年,几个月,说不得皇帝就要换一个,就像是那大汉幼儿园,一堆一两岁,三四岁的小皇帝,平均下来一个皇帝能在位十年已经算是不错。
当今宁和帝,继位时尚未成年,现如今也不过三四十岁的年龄,按说应该还能坚持一段时间。
杨思瑶的面色也渐渐凝重起来:
“我在杨家时曾经听人说过,宁和帝身子不太好。”
宋言瞳孔微微一颤,身后顾半夏的眼眸也是猛然收缩。
“按说眼下这般情况,宁和帝应该早立太子,以安社稷。”
杨思瑶的声音冷幽幽的,她有着双重身份,一边是杨家女,一边是合欢宗弟子,这两个身份都能让她接触到许多一般女子无法掌握的信息,或许,其中很多都只是谣言,但若是将这些谣言抽丝剥茧,最后剩下来的,或许就是真相:
“皇后无子,贵妃娘娘也就是杨妙清的妹妹杨妙云诞下的大皇子,背后有半个朝堂支持,完全是太子的不二人选。”
“朝堂大臣也多次以立嫡立长为名,请立大皇子为太子,然每一次都被宁和帝以各种理由拒绝。”
“一次两次还好说,次数多了,贵妃终究是有些担心了。”
宋言眉头微微一挑:“担心什么”
杨思瑶嘴角一翘:“杨妙云担心,大皇子,其实并不是宁和帝长子。”
啪嚓!
却是手里的茶杯跌落在了地面。
便是身后的顾半夏,按摩的手指也忽然变的僵硬。
这番话,若是传出去不知会有多少人人头落地。
或许,也只有宋言和杨思瑶,才会这般肆无忌惮的谈论这样的问题吧。
莫名的,顾半夏的小脸儿看起来有些发白,身子似是都在微微发抖。
而杨思瑶似是觉得这样一番话还不够震撼,嘴唇稍稍翕动了一下,便再次开口……莫名的,宋言能感受到杨思瑶的急切,她仿佛是察觉到某种威胁,感知到某些恐惧,迫不及待的想要将她知晓的一切全部吐露出来。
“我虽没见过宁和帝,但也听说宁和帝同皇后伉俪情深,皇后无子,宁和帝却从未有过废后的想法,假如皇后真有儿子,那皇帝的位置未必便能轮得到大皇子了。”
“这自然是杨妙云无法忍受的事情。”
杨思瑶抿了抿唇,似是将手中的茶汤当成了酒水,猛地一饮而尽:
“所以,当初你看到的那一群自东陵而来的贵客,很有可能出自皇宫……那面白无须的贵人,或许就是杨妙云安排的太监。”
“宋鸿涛要你注意洛家几个子女同长公主的关系。实际上应是在调查,洛天枢,洛天权,洛天阳他们,会不会是……
宁和帝的孩子!”
夕阳的最后一缕光,悄无声息的散去了。
黑暗开始变得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