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被日本人占领过的厂子,眼下自然到了独立军麾下,合情合理合法,谁敢说个不字。
归绥城内现在是独立军说了算,绥远军工厂的建立,意味着独立军从修械所的小作坊,具有了军械弹药补充能力。
这个工厂越早一天启动,李峰越能早一些拿到弹药。
以前是几百人,一两千人,靠着缴获就够用了。
现在是三四万人,每人打一发子弹,几万发子弹就没了。
每人用一枚手榴弹,就需要生产几个月。
小作坊模式打不了大战。
修械所升级,能够保证独立军的上限。
让这支部队可以脱胎换骨,可以毫不留手的用在与日军的征战上。
大青山一战,彻底击碎了驻蒙军的脊梁骨,李峰覆灭其骑兵集团的主力,也让鬼子失去了进入草原地带的雄心壮志。
伪军骑兵师更是如同丧家之犬,被几路兵马连续横扫。
七路半、骑兵军、苏械独立旅、骑兵独立师,连续出击横扫,将伪军势力清扫干净。
王守德做了跟乌龙飞一样的策略,让嫡系兵力掩护自己逃跑,伪军骑兵主力的死活,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独立旅一路横推,先拿回了九原的控制权,随后联合友军,与孙德胜的骑兵师汇合。
吃掉四个伪军骑兵师,俘虏三千多人,俘虏战马近4000匹。
各路参战的骑兵均有缴获。
没有日本人助阵后,这些部队表现的很是生猛,对付起伪军来毫不留情。
打不过日本鬼子,还打不了伪军嘛?
接连反攻得手,拿下大大小小据点,收编沿途的伪军,壮大部队。
一连七八天,几支部队表现的异常活跃,横扫绥远战场,好好的享受了一番扬眉吐气的感觉。
结束战斗之后,佟伟与孙德胜更换了防区,孙德胜带骑兵师进入九原,佟伟的独立旅则退到归绥,全套的苏械装备惹人眼红。
此一战,独立军大获全胜,此一役,李峰之名,在绥远如雷贯耳。
名声怎么来的,一种是靠着家族积累,靠着父辈萌荫。
还有一种那就是实打实打出来的。
过江之龙,翻云覆雨为常态。
虎从风,龙从雨,有些人注定不是普通人。
得助机会,便可以翻身腾飞。
天气更冷了,从初冬进入深冬,气温持续维持在零下,夜间的时候超过零下20度。
大风吹得脑门发凉,日伪军也好,独立军也罢,不得不进入休整状态。
吸纳作战所得,总结作战损失,消化地盘内的情况。
部队内也需要调整跟整编,独立军麾下,现有三个师两个旅。
46师保持不变,依旧是楚云飞的部队。
佟伟独立旅扩编为独立2师。
原有部队为独立1师、独立骑兵师。
吸纳了日军的重炮、重迫击炮,以及苏维帝国的老爷炮,扩编一个重炮旅,辖两个重炮团。
李峰之势力跟实力,均有较大提升。
俨然是一副小军阀之派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