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炳秋长出口气,算是暂时被解放了。
还是老婆和大姐聪明,到了学校一看架势不对,直接跑了。
可惜他和老梁是几十年的交情,没法说走就走。
农机厂筒子楼,103室里。
罗凤呜呜哭着,她手里拿着李校长给的成绩单,眼泪根本止不住。
“大姐,你要的鲜笋买回来了!”
罗英拎着两个菜兜,兴高采烈地进门。
她们姐俩自昨天早上赶回来,拿到外甥女成绩,也没啥真实感。
被李校长和梁主任把孩子夸得天花乱坠,她们也只想着,陆离离啥时候能接到消息回来。
这都懵了一天了,才算有点醒过神。
“大姐,当着孩子面儿你可别这么哭。”
罗英放下蔬菜,也开始抹眼泪。
她外甥女多不容易啊,从小没了爹,摊上那么一家子亲戚,受了多少委屈。
想当初娘俩进城,罗英虽然把她们接到家里,但也是有过犹豫的。
大姐是个只会农活的农村妇女,离离又是个娇滴滴的小姑娘。
城里不比农村,没有土地可让她们活。
想到家里要多出两张嘴,她也是挺为难的。
可谁知道,外甥女突然开窍了,这人就跟多长了副脑子似的。
不仅说话做事周到全面,对她一家也是掏心掏肺的好。
人心都是肉长的,孩子是不是真心待她,当二姨的还能看不出来吗?
那时候陆离离说要考大学,别说黄炳秋了,就是她都觉得是痴人说梦。
即便老黄是个实诚人,愿意接纳大姐娘俩。
那也是想着先给外甥女找个活儿干,再慢慢说以后的事。
结果这小丫头不用人操心,早把自己的前途规划好了。
一边做生意,一边上学,竟然两边都没耽误。
要不说隔行如隔山呢。
以前大姐和外甥女做生意,她也只是心疼她们路上折腾得辛苦。
可真的接手“凤临祥”的工作后,罗英才知道啥叫心力憔悴。
哪怕是在川州健民广场有了一栋独立的门面房,生意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每天上来的货怎么理、怎么收,货架怎么摆放,商品怎么宣传。
收进来的钱怎么分配,再进哪些货。
这些全都是学问!
不仅费着脑子,还消耗着体力。
她家老黄的体重,不就是这么从160斤掉到140斤的吗?
这还是有了固定门面房,她都不知道以前外甥女打游击时,该受了多少罪。
罗英往前翻翻日子,不过几个月而已。
她们两家人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和老黄从一个月五六十块固定工资的国企职工,变成每天手里现金过万的个体户。
虽然他们不算是老板,但外甥女给的分红多,现在的生活远不是当初能比的。
更何况有了段老板的帮助,她家黄彦禾已经转学到川州。
现在在市一小读书,这以后就是省会长大的孩子了。
川州是啥教学质量,那是县城能比的吗?
黄彦禾每天上学都高兴极了,说校园又大又漂亮。
老师们穿戴得利落好看,每天都有不同类型的课程。
特别是市一小居然还开了门“自然”学科,专门讲他喜欢的花花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