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说好了,修路的事往后稍稍。”
李校长从衣兜里掏出好几十张名片,挨个扒拉。
“看到没有?看到没有!”
“全是等着采访你的报纸、电台!”
“还有县农机厂的宣传干事,拿着给你照的照片来的!”
陆离离接过来一看,错愕极了。
这不是当初她在农机厂门口摆摊时的情形吗?
她穿着粗布花棉袄,低头坐在马扎上,全神贯注地翻着一本书。
时过境迁,不过是几个月前的自己,现在看去竟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这张照片抓拍得真好。”
陆离离有点爱不释手。
照片的结构、布局、光影都特别专业。
尤其是呈现出的社会意义,非同凡响。
一名年轻个体户,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本身就带有话题。
更别说她最后真的考上大学,还一举夺魁了。
以陆离离的营销头脑来看,这名宣传干事太有想法了。
这种强烈到极致的反差感,只要写出文章、配上照片,刊登在报纸上。
她保证,报纸的销量会创新高!
要不是主人公是她自己,她都想在新闻业里插一脚。
“只给你安排了六个采访,肯定不耽误你开学!”
多少?六个??
陆离离震惊,李校长却习以为常。
“黄葭这半个月接受了二十多个采访,有一半都是替你接的。”
一说这个,陆离离没词儿了。
好嘛好嘛,她承认。
就是为了躲着这些事,才马不停蹄地往南广跑、往京城跑。
跑来跑去,最后还是没躲过去。
“新闻联播你都上了,还怕县里的采访?”
陆恒远满面红光地走出来,慈祥地看着她。
这一阵陆家村备受关注,他这个老支书接了好几次上级电话。
没想到一把年纪的老同志了,还能借着孩子的光,再得一次表彰。
这几天好多家报纸的记者都联系过他,但他一律拒绝。
陆离离又不是他的孙女,就算他是村支书,也没有抢孩子风头的。
多数是跟风想炒作,借着省状元的名头,抬高自己报社的知名度。
甚至有些品德不好的小报记者,不知哪儿打听来的小道消息。
迂回或直接地询问陆恒远,陆离离是不是走过后门,这省状元有没有水分?
对这些不友善的问题,陆恒远才不惯着他们。
要求他们提供工作单位和个人信息,强硬地要他们说出消息来源。
否则就到县
教育局投诉他们。
一听这农村老头子这样横,打歪主意的人也只能悻悻作罢。
“陆爷爷,我这次回来,可是和您商量修路的事。”
陆离离根本不想在人前有过多曝光。
俗话说得好,人怕出名猪怕壮。
“人红是非多”的道理,她前世就想得明明白白。
“修路好,修路最值得采访。”
急匆匆赶来的杨台长,终于又见到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省状元。
他激动万分、老泪纵横,想握着她的手摇一摇。
但陆状元是女同志,又漂亮得耀眼,他伸出的手又缩回。
“陆状元心系乡亲,给陆家村修路这件事,好几个部门领导跟我提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