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药光滑平整,才说明文武得当,药材得宜。
更有甚者,还会生出种种异象,譬如满室生香、化虹飞去之类,那就是品相极佳的灵丹才会出现的情景了。
“炼丹最重要的是真气之火,师弟如今开了三条正经,炼一炉丹药倒也勉强够了。”
“气血丹的烧炼之法并不复杂,只需以文武火”
圆参细致地说明着烧炼的步骤,文火多久、武火多久,药材发生什么变化时应当转换火力,乃至于他个人炼丹时的一些心得,也并不藏私。
李存孝一边听着,一边对这位师兄起了几分佩服。
换做寻常人,眼前忽然多了一个来争宠的,怎样暗地使绊子都不为过。
但不知是不是德聪这老头儿脾气太古怪,把圆参折腾得太狠。
后者却是被打磨得十分世故,做事周到甚至是有些处处退让的感觉。
但他心里也清楚,对方也只是在自己面前这般模样,在外人面前,药王院首徒、天鼓寺炼丹师.哪一个身份不叫人敬三分
等到将烧炼的方法细致地讲过一遍,又让李存孝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圆参这才出了房间。
然而,他却没有走远,而是朝着门外等候的德聪行礼。
“师父。”
“嗯”,德聪应了一声,走到丹房外的一侧墙壁。
随手一摸,便有一块人脸大的位置渐渐变得透明,里面的人却没有任何察觉。
这是德聪靠着丹师手段特别炼制的一种药泥,用特定方法便能使其从有色变为无色,以前他就是借此来观察圆参炼丹的表现。
圆参看着师父小心翼翼的模样,到底还是抑制不住心中的疑惑,传音道:
“师尊,李师弟他虽然天赋异禀,可却未必能帮上您的忙,玄门丹.那可是七阶丹药啊。”
德聪闻言,无声地叹了口气。
“二十四节通天骨,打破泥丸开门户玄关啊,难难难!”
真形出定,天梯淬骨。真形境界圆满,下一步便是淬炼脊椎二十四节。
等二十四节脊椎淬炼完成,便要修炼元神,打破玄关。
这一步,不知难倒多少武者,如天鼓寺中达摩院道元首座、戒律院道清首座,都是上一辈的人物,年纪都过了一百岁,在玄关前蹉跎不知多少岁月。
偌大宗门,只有德正一人踏足第七境。
德聪是丹师,也是武者,自然不愿意原地踏步。
玄门丹,便是用于辅助突破第七境的灵丹,炼制的难度自然是可想而知。
“圆参,你黄庭圆满,真气的量足,质却不足”
“玄关之境,需要一股至精至纯的心神意念,才能踏过这一层门户”
“相应地,这玄门丹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煞气魔气。”
“《猛焰迦楼罗拳经》说到底只是上品,比不得绝学。”
“找来李存孝,为师也是出于无奈,此事成败,不在你我.”
难得听到师父说几句贴心话,圆参不免动容。
而更令人吃惊的是,听德聪话里的意思,这位师弟修炼的竟然是比上品武学更高一层的绝学
“德正住持一脉的绝学,乃是木行风属,如此说来,难不成”
不提师徒二人这边感慨万千,丹房之中,李存孝手抚丹炉,却没有急着开火炼丹。
药材配比,加上烧炼之法,二者合一,才是完整的一份丹方。
事情到了眼下地步,李存孝的目标早已从屠宰房里的一点煞气转移到炼丹本身。
多的不说,光是二阶气血丹的丹方,已然是银两都买不来的好东西。
收了这么大的报酬,德聪要做的事必然不简单。
想到此处,他心中非但不惧怕,反而跃跃欲试。
梦中炼丹,次数再多也是虚的。如今有实地操作的机会,怎能放过
“正好验证所学,如此方能进步”
李存孝主意已定,当即不再犹豫,手掌轻轻贴在丹炉的一个特殊手柄上,真气注入,丹炉的中央,立刻燃起一捧火焰。
等到火焰的温度稳定,他才打开一旁的开口,开始加入材料。
这丹炉,显然是一件特殊设计的器物,真气进入之后,火焰凝聚不散,好似真气化形,但后者却是要黄庭大圆满才能做到的事。
但这丹炉里却没有一点魔头煞气,说明其并非魔宝。
若按东王木公的说法,这都是为了丹药纯净。他便称自己的丹炉乃是灵器,但什么是灵器,却又没有多说。
道门炼丹,有所谓“九转七返”之法,练出的号称玉液还丹,服之成仙。
不过气血丹只是二阶丹药,自然没有那么麻烦。
一般来说,炼丹有三个步骤:
起火、调侯、停火封固
起火便是点燃丹炉,初期用武火炼化药物杂质。
调候则是根据鼎内丹药的色泽状态,转换文武火。
停火封固是在文武得宜之际,暂缓火力,让药物自然交融成丹,也有在这一步最后猛火煅烧升华药性的。
丹炉上有一个特制的镂空小窗,真气输入之后,窗格之间便会升起一层透明薄膜。
便于观察的同时,却不会让火力外溢,杂物飞入。
起火炼化药物杂质并不算难,一刻钟后,李存孝手边的药材便已经尽数投入丹炉。
焰摩真气煅烧之下,各种杂质化灰沉底,只剩多种草药和妖魔血肉的精粹,逐渐融合为一。
到此处,炼丹最难的一步才开始。
文火绵绵,武火猛烈,火力的变化,背后实则是对真气的掌控。
少一分,火候不到,药力不足;
多一分,火候太猛,丹药成灰。
丹炉的作用,让李存孝这黄庭三脉都可以真气外放化形,但同时也放大了真气的变化。
一丝一毫的波动,都会让火力发生明显的涨缩。
李存孝也并没有十足把握,只是按照圆参传授的法子,调节火力。
如此,一个时辰过去。
“终于好了,也不知第一次能成丹几颗”
期待地注视下,丹炉盖子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