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清楚他们为何在此时出京。
但是她们都知道此事兹事体大,自然便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也不去探寻他们出京目的为何。
所以此事便一直非常隐秘,就连湘王都不清楚。
…………
晨曦初破,第一缕光仿若利刃,划开夜幕厚重帷幔,洒落在巍峨皇宫的金顶朱墙之上。
钟磬之声悠悠回荡,恰似古乐鸣奏,催醒这沉睡一夜的宫廷。
百官身着朝服,鱼贯而入进入大殿,衣袂摩挲声、靴履踏地声交织一片。
众人迈入殿门,抬眸间,只见龙椅之上,陛下正襟危坐。
身姿挺拔如松,面庞虽历经风霜,却透着大病初愈后的康健光晕。
双眸深邃有神,恰似寒夜星辰,熠熠生辉。
刹那间,朝堂仿若炸开了锅。
喜悦如同春日惊雷,震醒每一处沉闷角落。
许多大臣激动得胡须乱颤,眼眶泛红,以袖拭泪。
喃喃道:“陛下痊愈,实乃天佑我朝,社稷之福啊!”
众人都难掩兴奋,交头接耳。
私语间满是庆幸与欣喜,平日的持重规矩都抛却脑后。
随后便纷纷整衣敛容,躬身下拜。
齐呼:“陛下万安,圣体安康,臣等喜不自胜!”
呼声此起彼伏,响彻大殿。
震得殿梁之上的雕龙似都要抖擞精神、腾飞九霄。
满朝上下尽是劫后逢生,重迎主心骨的欣然之景。
萧穆尧高坐龙椅,见此双手微抬。
宽大的袍袖随之拂动,仿若携着清风,朗声道:“众卿平身。”
声音沉稳,透着久别朝堂的威严,又含着大病初愈的几分温煦。
百官闻声,整齐躬身而起。
皆抬眸望向御座,目光满是尊崇与期待。
萧穆尧环视朝堂,神色平和,缓声而言:“朕卧病修养之际,朝堂诸事未辍,诸卿各司其职、殚精竭虑,实乃辛苦有加,然其间最为劳心费力者,当属湘王。”
言至此处,他目光落于湘王身上,满含诚挚谢意:“王叔秉持公心,监国理政,朕在此,衷心多谢王叔这段时日的付出,王叔着实辛苦。”
湘王闻罢,忙抢前一步,身形微躬,双手抱拳。
头亦深深垂下,连声道:“陛下谬赞,臣万不敢当!陛下既以信任相托,臣身为宗室,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本就是分内之事,当此之时,唯有肝脑涂地,倾尽所能,维系朝堂运转、江山安稳,岂敢有半分懈怠、一丝居功?所幸陛下圣体康复,实乃万民之幸、江山之幸,臣此后仍愿为陛下、为社稷,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其言辞恳切,掷地有声,脸上也满是赤诚忠心。
朝堂之上,群臣颔首赞同。
暖煦氛围仿若春日暖阳,融融包裹着这满朝君臣,祥和之气弥漫每一寸砖石。
接下来,早朝如常继续。
群臣奏事,你来我往。
萧穆尧于龙椅之上,凝神静听,时而颔首允准,时而蹙眉沉思,应对裁决,尽显帝王睿智沉稳。
待诸事议定,萧穆尧身姿微微前倾,目光环视朝堂,声若洪钟:“朕幸得痊愈,重回朝堂,且皇后凤体亦已康复,此乃天佑我朝、双喜临门,国之大本,在祀与戎,朕之登基大典与皇后封后大典,关乎国祚绵延、社稷昌盛,不宜再迁延耽搁。”
言罢,他看向阶下钦天监监正,神色庄重:“着钦天监即刻悉心测算,寻出最近吉日,以筹备大典。”
钦天监监正闻言赶忙出列,跪地叩首,手中笏板高举,朗声道:“陛下,经臣推演,半月之后,诸象皆吉,天地灵气汇聚,正宜举行登基封后大典,必可保我朝辉煌永续,盛世恒昌。”
语毕,大殿中一片低声议论,群臣面上皆现欣喜之色。
似已预见那大典之上,冕旒璀璨、钟鼓齐鸣的盛大景象。
憧憬着王朝新篇就此开启,祥瑞满盈。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